委员对进一步做大做强岐山空心挂面产业有几点建议
日期:2015-07-01  发布人:岐山县政协 

         岐山空心挂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是纯手工工艺制作的面中瑰宝,它和岐山面皮、锅盔、臊子面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府传统名吃,是西岐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6年被列入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虽然岐山空心挂面的生产较前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空心挂面制作因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导致青年人特别是男同志不愿参与,使这一产业后继乏人。二是空心挂面的生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生产流程,产品层次不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产业的质量和信誉。三是“岐山挂面”从历史意义上指的就是“岐山手工空心挂面”,但目前因为机制挂面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让消费者在认识上产生误区,把空心挂面与机制挂面混为一谈,大大降低了空心挂面的市场知晓率。    为此建议:    一、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一要按照“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空心挂面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将资金真正用在空心挂面的创新、开发和生产发展上。二要充分发挥现有“一村一品”和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闲散劳动力,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参与这一产业的生产,培养熟练工人,传承民俗文化。三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议组建岐山空心挂面协会,制定章程制度,通过学习、培训,规范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生产出质量合格、市场认可、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二、政府支持,科技支撑。一是建议规范建设岐山空心挂面产业园,引导生产者入园生产,改变过去个体经营的弊端,抱团发展,形成集群优势及规模经营。二要在保持传统加工工艺的同时,引进机械化生产,目前,国际上虽有这类设备,但投资相当大,建议由科技部门立项,委托有设备研发能力的企业研究该成套设备,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三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科研院校紧密配合,研制开发低盐空心挂面,解决储存期短的问题,同时研制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在资金欠缺的情况下,可以与这些科研院校、设备研制企业以科技成果、设备、无形资产等形式入股,实行股份制运行,用经济手段和办法联接龙头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混合机制,进一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花色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三、内引外联,培育龙头。一要通过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对岐山空心挂面的历史溯源和独特制作工艺进行广泛宣传,并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进行宣传,扩大市场知晓率。二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和产业优势,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吸引客商投资办厂,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三要推广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规范生产管理理念,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向外推介,促进空心挂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使岐山空心挂面这一饮食品牌重振雄风,打出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