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委员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有几点建议
日期:2015-07-01  发布人:岐山县政协 

    近年来,由于学校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部分青少年家庭教育缺失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一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发展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青少年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缺乏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比较注重当前利益,精明有余而远见不足。二是部分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耐挫力差,缺乏坚强意志力。三是由于受家长思想的影响和攀比心理,追求物质享受,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对父母的依赖较强,劳动能力差,没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是特别是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致使孩子产生任性、骄横、自私、冷漠的心态,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为别人着想,缺乏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五是由于道德缺失,心理扭曲,致使青少年违法犯罪逐步攀升。以岐山县为例,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县违法犯罪人员中,有40%属青少年违法犯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们建议:一要改革学校德育方法,坚持实践育人。全市各级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青少年爱国、责任、诚信、奉献、尊重、合作等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改革学校德育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拓宽视野,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搞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二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坚持科学育人。建议由市上妇联、教育部门等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定期向准父母、婴幼儿父母和学生家长发放学习资料,举办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成功教育经验,帮助家长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同时,要引导家长树立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指导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在为人处世、工作学习各方面为孩子作出表率。要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从做中学,实现从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自觉转变。三要积极开展公益帮扶活动,做到以爱感人。建议团市委要充分发挥“青春驿站”的作用,吸纳具有心理咨询专长的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深入全市各个学校和各个社区,宣讲心理健康知识,特别是对一些辍学少年,要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温暖、感化那些可能对社会治安形成不良影响的群体。四要学习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建议市社科联发动“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宝鸡周秦、炎帝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遴选优秀人才,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研发地方文化课程,在全市开展周礼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并将传统美德融入自己的践行,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五要调动一切力量,净化社会环境。建议市文广局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扶风法门寺、眉县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岐山周公庙等设为全市德育教育基地,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让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新闻宣传和网络管理等部门要传播先进文化,树立一批能代表当今时代内涵的模范典型人物,弘扬社会正能量,使青少年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