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政协持续开展“稳增长·委员在
6月6日,县政协主席刘玉广带领县政协办、县工信局负责同志,先后深入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岐山... 更多>>>
-
县政协启动“稳增长·委员在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及省、市、县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特别是企业界委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 更多>>>
-
县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更多>>>
6月6日,县政协主席刘玉广带领县政协办、县工信局负责同志,先后深入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岐山... 更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及省、市、县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特别是企业界委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 更多>>>
... 更多>>>
县政协委员 杨文斌
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近年来,岐山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积极营造便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第一品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群众和企业的期盼仍有差距。税务部门如何在政府整体工作部署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正在进行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从三个方面简要谈谈税务部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营造高效统一的政务环境,科学配置行政资源
(一)对外开展摸底调研,全面掌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把能否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作为基本标准,深入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组织企业、专家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广泛听取优化营商环境的需求和呼声。委托第三方或专业机构发放有关营商环境建设的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定性、定量专业分析,精确了解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有的放矢制定整改措施,建章立制抓好落实。
(二)对内做好规章制度清理,简并优化工作流程。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面清理原国税、地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让一些过时的规定成为改革的“绊马索”,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形成新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统一税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服务标准。要适应机构合并的需要,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奇葩证明”等问题,力除烦苛之弊,大兴便民之举,简并优化业务流程,科学设定办理时限,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凡是能“一次办妥”的事项提供“套餐服务”,最大限度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
(三)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研究出台更具实效、更具长远的减税清费举措。发挥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税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由税务部门同征同管同服务优势,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治理各种中介服务乱收费,减少自由裁量权,增加执法透明度,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获得感更强,形成门类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费制度。
二、营造多元便捷的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办税效能
(一)牢固树立“机构改革服务先行”理念,确保机构改革推进一步,纳税人获得感增进一分,充分展现新时代新机构新气象新作为。在实现办税服务厅“一厅通办”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一键咨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一窗通办”和“一人通答”。落实税总函[2018]461号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十项举措,开展资料预审、限时办理和简化注销流程等服务,实现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税只找一个机构、只进一个门、只排一次队、只到一个窗口、只作一次申请、只交一套资料、立等即办,切实维护纳税人和缴费人合法权益,降低纳税和缴费成本。
(二)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提供专业化精准辅导。充分运用自有宣传渠道和主流媒体积极发声,注重导向,实事求是,重诺守信,坚定对营商环境的信心;注重内容,向社会、向群众主动宣传推送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增进纳税人和缴费人的理解与支持;注重实效,主动宣传总结优化营商环境个体受益、整体普惠的鲜活实例,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强化服务力,巩固和扩大现有的营商环境成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继续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各职能部门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软环境;选派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进驻服务窗口并对办理事项充分授权,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提升政务中心窗口服务效率;完善常态化的监管机制,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乱罚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营造规范公正的税企环境,释放和谐社会效应
(一)建章立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根据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制定规范税企关系监督问责办法,成立“纳税人之家”,通过定期开展第三方调查、参与电视台“阳光热线”访谈互动等活动,从主动作为、勤政效能、诚信服务、办事公开、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规范执法、清白做事等方面进行营商环境评议,接受社会监督。
(二)建设公平执法新环境,统一“一个尺度”“一个标准”规范执法,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引入大数据制导下的风险管理理念,还责还权于纳税人,坚持“无需求不打扰,无风险不应对”,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对纳税人实施差别化管理,对正常经营、诚信纳税企业只服务、不打扰,对低风险纳税人以提醒提示引导其自我修正、自愿遵从,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宽严相济的税收营商环境。
(三)全面加强税收征管及信用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税法权威和公平。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应用力度,真正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加强政企对话和银企合作沟通,充分分析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制定专门措施解决企业融资所需抵押物证照办理不及时、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着力推进长期困扰企业融资的基础性难题解决;积极为企业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和创造融资条件,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有发展、银行有效率、纳税更诚信”的良性互动,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