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村官存在的三个“不到位”问题应予重视
日期:2016-09-11
发布人:岐山县政协 操作>>
据岐山县政协调查,近年来,各地积极选派大学毕业生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村任职并开展工作,为广大农村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从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自身方面讲,目前还存在三个“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思想扎根不到位。部分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二是能力水平不到位。无论是生长在农村还是生长在城市的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的问题,主动融入农村、融入农民的意识不强,所学知识以及自身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角色转换不到位。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由学生到村官的思想过渡,要么学生气太浓,要么把自己真正当成了“官”,不能及时找准位置,进入角色。 为此建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村务、党务相关政策法规专题集中培训,促使其尽快融入农村、融入农民、进入角色,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二要通过压担子、兼任村民组长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村官与普通群众的接触,不断提高做农民思想工作的能力、组织发动农民的能力。三要研究探索大学生村官考核、任用工作机制,将有思想、有能力、有成就、村民拥护赞成的村官选拔为村里“一把手”,或在乡镇任职,使大学生村官干有所为、干有所位。四要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以市或县为单位,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丰富文化生活,帮助牵线搭桥,解决大学生村官工作、婚姻、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